免费预览已结束 请下载后查看全文
还剩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在镇江市经济发展大会上的讲话.doc简介:
惠建林、张叶飞同志在镇江市经济发展大会上的讲话惠建林、张叶飞同志在全市经济发展大会上的讲话惠建林同志的讲话(2017年5月25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经济发展大会,主要任务是贯彻省委、省政府有关经济工作重要部署,贯彻省委李强书记在镇江调研时的讲话精神,深入分析当前形势,系统部署经济工作,动员全市进一步浓厚发展氛围,明确发展目标和思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以两聚一高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继去年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之后,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制造业大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会、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江苏发展大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对经济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4月10日-11日,省委李强书记来镇江考察调研,突出强调了四点要求:第一,镇江发展处在窗口期,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把干部的心聚起来、注意力集中起来,把发展信心树起来、精气神提起来,大力提升发展的热度;第二,镇江经济总量、城市规模在苏南五个城市当中比较小,一定要在发挥优势上做文章,集中力量打造城市特色、产业特色和改革特色,以特色发展增强竞争力;第三,要把扬子江城市群、宁镇扬一体化作为自己的城市来发展,抓住新机遇,找准切入点,加快提高镇江中心城市首位度;第四,把人才留下来,镇江才有希望。要着力培养和引进人才,尤其要重视特色产业集聚,发挥好驻镇高校作用,在高端人才引进上要舍得投入、拓宽视野,搭建好创新创业平台。这些新部署新要求,对于镇江发展具有战略指导意义,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全力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开好这次会议,市委、市政府做了充分准备,着眼发展所需、基层所盼,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了推进产业强市的指导意见、重大制造业项目奖励办法、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九大行动等1+6政策文件,汇编印发了先进制造业政策100条;对会议形式、出席对象等也作了精心安排,马上6家单位还将作大会发言,叶飞市长作会议小结。总的考虑,就是要把这次会议开出激发干劲、凝聚共识、理清思路、促进发展的好效果。下面,我先讲五点意见。一、发展站位决定发展热度,要大力提振争先苏南精气神站在什么样的位置、立足什么样的坐标系谋划推进发展,对一个地区的发展状态有着决定性影响。发展状态最直观的就是发展热度。李强书记特别强调镇江要提升发展热度,针对性非常强。镇江是苏南板块的重要一员,这是客观上所确定的。我们不能把自己排在苏南之外,更不能自降标准。1.把握大势要树立苏南眼界。苏南眼界的鲜明特点是全球化、前瞻性、敏锐性。抓经济工作,首要的是眼界要宽广,形势要认清,头脑要清醒。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有专家形容是百年不遇的大变局。国际上四低、两化、三重构。全球经济持续表现出低增长、低贸易、低通胀和低利率的特征;许多发达国家再工业化,部分国家逆全球化暗流涌动;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全球制造业正在经历颠覆性变革,带动产业模式、商业模式、创新模式加快重构。国内则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纵深演进。产能普遍过剩,实体经济困难,资源要素制约趋紧,大转型大势所趋;区域和行业走势分化特征更加明显,谁基础好、调整快、布局早,谁才能占得先机,大洗牌愈演愈烈;产业细分趋势更加明显,产品定制化、制造服务化和产业跨界融合成为潮流,催生出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深度融合,国内生产的成本优势不复存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区域一体化明显提速,双向开放不断深化。这些形势变化,有很多颠覆了我们的传统认知。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新常态下区域竞争的激烈程度,与经济发展黄金期相比有了本质的区别。对企业而言,过去是快与慢的分化,现在则面临生与死的考验;对地区而言,如果没有很好的发展,在剧烈分化的过程中,就会陷入低迷被整合。面对新一轮竞争,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在新格局中找准自身位置,在苏南发展的新态势中展现镇江作为,在发展分化中走出镇江的上扬线,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2.创新理念要站在苏南前沿。大的方面讲,就是要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两聚一高为引领;具体讲,就是要对标苏南,有针对性地在四个方面形成广泛共识。一是发展至上,产业为主。苏锡常无论形势怎么变化,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松劲,坚守产业强则城市强的客观规律不动摇,这是苏南发展的基本经验。解决镇江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最终要靠产业。没有产业,其他方面的发展都会缺乏基础。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有定力。二是发挥优势,特色发展。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自身的优势研究透、发挥好,把发展的特色放到最大,这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经济领域的集中体现。以特色发展增创优势,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应当成为我们推进工作的重要取向。三是聚力创新,开放包容。
展开>>
下载声明:
1、本文档共27页,其中可免费阅读10页,下载后可查看全部内容。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内容质量和数量令您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仔细辨别内容交易风险。 如存在严重文不对题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8182295159(无值守,支持微信) (电话支持时间:10:00-19:00)。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