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 请下载后查看全文
还剩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在师德师风建设专题培训会上的讲话.docx简介:
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好教师——在师德师风建设专题培训会上的讲话各位老师:今天,大家抽出宝贵的休息时间来参加师德师风专题培训希望每一位老师在培训会上仔细聆听,认真思考,并在今后的工作中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思想,努力做到以德树师表,以德促师能,以德铸师魂,真正做一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好教师。按照安排,今天的培训会要持续一整天,我校邀请了XX几位老师会从不同角度给大家做师德师风专题培训。在培训开始前,我想先给大家谈谈我对师德师风建设的看法。我主要讲三个方面,一是为什么要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二是当前我校师德师风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三是对我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一些希望和建议。一、为什么要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办新时代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对全体教师提出了要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殷切希望,希望广大教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总书记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我们要全面贯彻,认真落实。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要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实现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要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并明确指出,要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实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办人民满意教育,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身体力行的去做一名师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民满意的好教师,学生爱戴的好教师。(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师德师风不是空泛和抽象的,它与教师的思想觉悟、价值观念、道德水平、工作态度等息息相关,并在教师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中具体地显示出来。教师被称为太阳下面最崇高的职业,这样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必须以学为师表,行为世范要求自己。一个教师如果拥有良好的师德师风,他就会培养起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就会自觉地去学习和把握教学的特点、知识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特点,不断提升自己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成长为教学能手和业务精英;同时,拥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还会主动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事业观和发展观,在学生面前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在同事面前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在事业面前奋发有为,不断创新,为自己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工作环境,赢得学生尊重,社会赞誉,领导与同事肯定。从这个角度讲,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我校事业发展的需要。师德师风既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又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决定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师德师风既是我校改革和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又是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竞争力所在。我校能否实现育一流人才,建百年名校的目标,能否办好高水平应用科技大学,与我校的师德师风有着直接的内在联系。我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发展战略的实施、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需要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和衷共济、敬业奉献;我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建设需要广大教职工充分发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因此,我们要从我校发展的战略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正视和重视师德师风问题,增强师德师风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我校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办学目标的重要内容,集中精力抓紧、抓好、抓实,抓出质量,抓出成效,为实现董事长提出的育一流人才,建百年名校的目标,为实现我校各项事业的良好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二、当前我院师德师风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当前,我院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教师育人意识淡泊,对学生缺少关爱;有少数教师对本职工作得过且过,敷衍了事;重教书、轻育人,重业务、轻师德等现象依然在一些教师身上存在。此外,还有少数教师存在缺乏责任心,备课不认真,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呆板,课堂上不能有效组织学生、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问题。这些问题和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校教师队伍的形象和声誉,影响了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也影响了校风学风的整体改善,这即不利于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与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不相称,所以,师德师风建设刻不容缓。三、对我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一些希望和建议(一)齐抓共管,实现师德师风建设全覆盖全体教师必须认识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仅仅是教学部门的事情,而是我校每个单位和每个教职工的共同职责。我校的每个岗位都是讲台,都是发挥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重要平台。教学单位和学工系统作为育人的主阵地,肩负着主要的师德师风建设任务,既要授业,更要传道、
展开>>
下载声明:
1、本文档共7页,其中可免费阅读7页,下载后可查看全部内容。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内容质量和数量令您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仔细辨别内容交易风险。 如存在严重文不对题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8182295159(无值守,支持微信) (电话支持时间:10:00-19:00)。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