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 请下载后查看全文
还剩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在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的讲话 .doc简介:
凝心聚力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在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的讲话(2017年2月5日)李强各位委员,同志们:新春佳节刚过,政协江苏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就隆重开幕,各位省政协委员肩负着光荣的使命相聚一堂,共商发展大计。这是全省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首先我代表中共江苏省委,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刚刚过去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突发自然灾害等各种挑战,在保持定力中战胜困难,在砥砺奋进中积极作为,推动各项事业取得了新进展。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6%,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新登记企业数增长30%以上,增长亮点不断涌现,深化改革快马加鞭,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党风政风焕发新的气象,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回首一起走过的历程,我省的发展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不仅表现为发展方式的转变、动力的转换、路径的探索,更深层次地体现为新发展理念的确立、发展追求的明晰、发展思路的创新。所有这些,都在为开辟发展新境界积蓄着新的力量,积累着新的经验。奋斗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在宏观经济环境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我省发展能有这样一个局面,是在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凝聚着广大政协委员的智慧和力量。一年来,人民政协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职能,调查研究扎实深入,协商议政成果丰富,民主监督实效增强,团结联谊广泛拓展,为我省各项事业发展汇聚了力量、作出了贡献。在此,我代表中共江苏省委,向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江苏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各位委员,同志们!今年是中共十九大召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勾画的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美好蓝图,顺应江苏发展阶段新变化、人民群众新期待,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作出了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推进两聚一高实践,不仅要有转的理性自觉,把江苏发展更好地转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轨道上来,更要有干的实际行动,以务实求实落实的作风和干劲,干出过硬成果,干出人民满意的业绩。新的一年里,我们要紧紧围绕既定的奋斗目标,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自觉地转、更加扎实地干,在推进两聚一高实践上迈出坚实步伐。我们要坚持用创新开路,让发展的动力一年更比一年强。改革开放近40年来,江苏发展披荆斩棘、一路走来,从兴办乡镇企业,到自费创办开发区、发展开放型经济,再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核心战略,跨上一个又一个台阶,靠的就是敢为人先的勇气、改革创新的锐气。现在,江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关口,正在从数量追赶期步入质量提升期,面临着爬坡过坎、破茧成蝶的重大考验,迫切需要把创新之火燃得更旺。我们要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充分发挥我省的科教资源优势,盘活用好厚实的创新家底,全面落实创新政策40条,高水平举办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国际能源变革论坛等国际性活动,在全球范围集聚资源要素。要着力推动全面创新,推进发展理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创新,把创新贯穿于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各领域,巩固和提升实体经济优势,既打牢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又为长远发展注入新动能。我们要加快富民步伐,让百姓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聚焦富民在全省引起了强烈反响,这是人民的心声、群众的期盼,也是我们最应该干、必须干好的事情。要锚定富民坐标,无论是抓改革还是促发展,都要坚持富民导向不动摇、不偏离、不松劲,全面落实富民政策33条,让群众有更强获得感和幸福感。要突出抓好创业富民,降低创业门槛,完善创业政策,让更多人走上创业路,实现致富梦想。要着力增加高端就业,推进产业升级与就业结构升级联动,创造更多的金饭碗银饭碗。要积极回应民生关切,拿出更多的财力投向教育、医疗、文化、社保、养老等领域,提供更多公平、普惠、优质的公共产品,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体育、休闲等幸福产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要深入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功夫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把精力放在激活内生动力上,确保包括低收入群体在内的全省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我们要补齐生态短板,让共同的家园一年更比一年美。我省经济发展、人口集聚与环境承载之间矛盾比较突出,生态环境欠账较多、治理保护的任务较重,补齐生态短板,是我们必须担负的历史责任。全省上下都要从思想深处真正警醒,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
展开>>
下载声明:
1、本文档共8页,其中可免费阅读8页,下载后可查看全部内容。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内容质量和数量令您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仔细辨别内容交易风险。 如存在严重文不对题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8182295159(无值守,支持微信) (电话支持时间:10:00-19:00)。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