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 请下载后查看全文
还剩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在全县“多城联创”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简介:
在全县多城联创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3月14日)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县委十九届六次全会和县两会精神,回顾总结2017年多城联创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明确今年的工作任务。同时,安排部署深入推进河长制、切实做好污染防治工作。刚才,史奇部长就多城联创和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工作作了专题发言,讲的很全面、很具体,我完全同意。一会儿,县委谢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一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多城联创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2017年,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建设富裕、幸福、美丽新子长,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全面开展多城联创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城镇功能日趋完善,广大群众文明素养明显提升,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奠定了扎实基础。过去一年,国家卫生县城通过复审,省级文明县城顺利通过复检获得省级文明城市创建资格,成功创建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全市双拥模范县,我县在2017年全市2+1三城联创综合考评中位居前列。共建成美丽宜居示范村20个、生态村55个、清洁乡村188个、美丽乡村·文明家园58个。尽管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城乡环境现状与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市政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部分硬件设施损坏、老化,影响了城市形象。二是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城乡保洁队伍多头管理,标准不一,县城好于农村,公路沿线好于偏远乡村。三是城乡结合部仍然是卫生死角,是整治的难点,停车场、修理厂、废品收购点等管理薄弱,乱堆乱放、垃圾随意倾倒、污水就地排放的现象比较严重。四是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污水收集、垃圾转运处理率不高,规模化养殖场普遍缺乏治污措施,污物粪便直排现象严重,造成秀延河水质恶化。五是群众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参与意识不强,共治共建共享的氛围尚未形成。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下功夫解决。多城联创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我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必须抓紧抓好。第一,开展多城联创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指导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的总纲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实施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不仅是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第二,开展多城联创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必然要求。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就我县而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差距大,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多,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农村的全面发展。我们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解决农村问题的重要抓手之一,从补齐基础短板、整治环境卫生、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农民素质等方面多管齐下、精准发力,切实解决好农村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三,开展多城联创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提升县域竞争力的现实需要。环境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指标越来越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拥有健康和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已成为广大群众的迫切愿望。县区之间的竞争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硬指标上,而且体现在环境软实力上。我县要完成撤县设市、建设延安北部副中心,必须提高环境软实力。因此,全县上下一定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做好多城联创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深入推进多城联创,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努力谱写新时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篇章。二、深入开展多城联创,全面提升城乡环境水平(一)明确创建目标。县联创办要继续发挥好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促检查、营造氛围、服务指导的作用,围绕创建目标,针对存在问题,抓住重点、综合施策、强力推进。一是继续巩固好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成果,按照各级检查验收反馈的意见,及时查漏补缺,扎实做好整改工作。二是继续抓好省级文明县城常态化管理,对照测评指标,强化措施,逐项完善,同时做好资料收集、整理、上传等工作,顺利完成省级文明县城升级为省级文明城市,为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奠定基础。三是民政、城管、环保、林业、水利部门要围绕创建目标,制定创建的时间表、路线图,按计划推进省级双拥模范县、省级生态园林县城、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省级森林城市和省级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二)集中开展春季环境综合整治。县委、县政府决定从3月15日起到4月底,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春季环境综合
展开>>
下载声明:
1、本文档共16页,其中可免费阅读10页,下载后可查看全部内容。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内容质量和数量令您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仔细辨别内容交易风险。 如存在严重文不对题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8182295159(无值守,支持微信) (电话支持时间:10:00-19:00)。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