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 请下载后查看全文
还剩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在全市圆梦助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docx简介:
在全市圆梦助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今天召开圆梦助学工作座谈会,大家共话教育发展、人才培养大业,会上颁发了助学金奖学金和捐赠证书。特别是五位同学代表的发言,充满了奋斗精神和感恩情结,我们听了很受感动。企业家代表的发言以及一批爱心企业及人士给予慷慨捐助,体现了全社会对教育事业的关心支持,对祖国未来的责任意识,也寄托着对每一位无论是否贫困的青年学子的无限希望。我们的振兴发展太渴望人才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培养人才、造就人才是一项关系民族未来的伟大工程。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关心支持教育事业、促进人才培养的各单位、各企业、各爱心人士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向全市教育工作者、各位校长、各位老师表示由衷敬意;向即将迈入大学校园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祝贺!同时,也真诚希望社会各个方面继续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奉献爱心给我们的莘莘学子。只要全社会具有重视人才培养、支持人才培养的共识,就一定能营造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一直以来,XX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宗旨,致力于重振庐陵教育辉煌。特别是针对困难家庭,早在2012年,市委、市政府就提出不让一个孩子因为贫困上不起大学,在全面落实财政资助的基础上设立了圆梦助学金,动员各方力量支持教育、支持青年人才培养成长。这次,我们又设立了创新型人才奖学金,目的就是引导广大学子崇尚科学、勇于创新,引导学校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力度,为社会输送一批优秀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我们当前要注重的重点。当然,良好的环境只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将来是否有一大批人才脱颖而出,关键在于青年人的自身努力,在于在座以及不在座的青年学子的自身追求,你们是决定今后我们是否拥有人才的主体。XX孕育了深厚的庐陵文化,在庐陵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历史长河中,大批名人先贤层出不穷,曾经彰显了庐陵大地人才辈出的盛况。当今时代,我们更加渴望有一大批庐陵学子能够在不久的将来成长为国家栋梁,成长为有卓越才能、有杰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尤其是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赋予了我们跨越时空的力量,我们的青年人当中,更应该涌现出一批响当当的人才来。在这里,我着重向同学们提四点希望。第一点,希望同学们树立放眼天下的远大志向。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而且,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今天我们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艰巨的使命和更严峻的风险挑战。因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百年目标召唤着同学们,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又等待着同学们去攻坚克服。就XX来讲,我们也处于振兴发展关键阶段,我们将以绿色崛起的路径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你们所处在的就是这么一个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又正是你们充满青春活力、拥有旺盛精力的时期,正是你们人生如日中天、可以大展身手的时期。时代将会考验你们。等到你们像我们这样临近退休的时刻,时代就会问一问你们,你们为复兴大业贡献了什么,你们在复兴大军之中处于什么位置。希望同学们现在就树立起远大的理想抱负,把自己的人生奋斗与国家的命运、家乡的发展联系起来,从现在青年时代就开始谱写光辉灿烂的人生篇章。历史上,无数革命先辈以及众多伟大科学家,还有大批优秀企业家以及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都是在青年时期就立下了远大志向,并投入到自己认定的伟大事业之中。毛泽东同志在17岁就写出放眼天下、志向远大的诗句: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爱因斯坦在16岁时就自学完了微积分,并开始思考当一个人以光速运动时会看到什么现象,对经典理论的内在矛盾产生困惑,从此,一生的奋斗也就开始了。第二点,希望同学们铸就坚定执着的顽强毅力。古时就有头悬梁、锥刺股。远大的抱负一定要有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才能实现。没有意志和毅力支撑的远大抱负,则属于好高骛远。顽强的毅力从何而来?我们认为,这种毅力来源于吃苦的精神。由这种精神转化为心理上、生理上的意志力。希望同学们在过去几年勤奋苦读的基础上,进一步锤炼出这种吃苦精神。(1)什么是吃苦?时代不同,吃苦的形式也会不同。但是,吃苦的本质就是能够承受超出一般情况的心理和生理的压力。当似乎看不到希望的时候,你还能坚定的走下去;当疲惫不堪的时候,你还能咬紧牙关再坚持一下。毛泽东同志指出:往往有这种情形,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2)为什么要吃苦?这是实现远大志向的需要,一路上的困难关口都要我们去克服。然而,远大的志向很容易消融在日常平凡的时光当中,有些人往往随波逐流而忘记了搏击风浪的职责。这里,标准很重要,我们要把远大的志向分解细化于时常的学习工作生活的一点一滴的标准之中。用什么样的标准,就能查找出什么样的短板。这些短板,都要靠艰苦奋斗来解决。(
展开>>
下载声明:
1、本文档共10页,其中可免费阅读10页,下载后可查看全部内容。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内容质量和数量令您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仔细辨别内容交易风险。 如存在严重文不对题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8182295159(无值守,支持微信) (电话支持时间:10:00-19:00)。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