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 请下载后查看全文
还剩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在农民创业创新经验交流活动上的讲话.docx简介:
推动农民在广阔天地创业创新为农业农村经济增添新动能新活力——在农民创业创新经验交流活动上的讲话农业部副部长 陈晓华2016年6月22日同志们:刚才听了农民创业创新的经验交流,非常高兴,很受鼓舞。听后感受到,了农村天地之广阔,农业发展潜力之巨大,农民创业创新热情之高涨。结合大家谈的,我有三点认识。一、农民创业创新意义重大近年来,广大农民在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引导下,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积极投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为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农村繁荣稳定和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作出了重要贡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推动农民创业创新是蓄积农业农村经济新动能的必然选择。随着资源要素驱动逐步减弱,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推进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和农村能人等群体,以自身资金、技术和经验积累在农村开办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实现多要素聚集、多产业融合、多经营主体培发育,有利于推动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与优化调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培植新的增长点和动力源,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二)推进农民创业创新是带动农民就近就业增收的重要举措。随着国家战略致力于经济转型升级和去产能的推进,农民外出就业压力增大,结构性矛盾凸显。,如同当年亚洲金融风暴时那样,部分农民回乡是可以预见的,推进有梦想、有意愿、有能力的农民在农村创业创新,与其让他们将来被动回乡,不如让他们现在主动回乡,使他们在城市积累了一些财富的时候,如鱼得水、施展才干,在充分实现他们的个人价值的同时,也从单纯打工的就业加法变为创业带就业的乘法,有利于带动更多的农民就业增收,实现创新支持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互动局面。(三)推进农民创业创新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迫切需要。随着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和农民老龄化等景象出现,今后谁来种地的问题尖锐地摆在面前。推进具有较高文化知识水平、现代经营理念的农民工和大学生等人员返乡创业,向农村输送新生力量和新鲜血液,有利于储备和培养大量现代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四)推进农民创业创新是聚集农村资源要素的有效手段。随着现代农业推进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壮大,越来越需要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成果支撑农业农村发展。推进各类人才到农村,放飞自己创业创新的梦想,吸引工业和城市资源要素向农业和农村聚集,有利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创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同推进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二、农民创业创新成效显著从大家发言中,可以看出,当前农民创业创新风生水起、成效显著,有许多可喜变化。一是创业人数越来越多,创业新热潮正在形成。到2015年底,农民累计创办2505万个中小微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40多万家、休闲农业经营主体27万家、农业新型经营主体250万家(其中农民合作社153万家)。近五年返乡创业人数增幅均保持在两位数左右,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累计已超过450万,约占农民工总数的2%,十二五期末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比例也达到1%。二是创业领域越来越宽,产业融合创业明显增多。创业领域逐步覆盖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信息服务、电子商务、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经营、特色工艺产业等农村一二三产业,创办的经营主体包括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和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并呈现出融合互动、竞相发展的趋势。三是创业起点越来越高,现代要素投入明显增加。返乡创业主体素质更高,这是因为他们眼界开阔,思维活跃,懂得协作,抱团创业更多,管理方式更新符合现代企业特点,广泛采用了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并且融入到当地的现代农业和特色经济中去。目前有54.3%的返乡创业者通过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了解信息、政策法规并进行营销推广。四是创业服务体系越来越健全,扶持措施明显加强。各地结合实际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比如提供创业资助券,对农民创业者给予政策性贷款授信;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和服务平台,为创业者提供孵化器和保育箱;加强创业培训,2015年各地共培训返乡创业人员1.83万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近40万人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万人,培训农场主4000人次,培训5000农民网上创业人员;通过举办创业训练营、创业创新大赛、组建创业联盟、创新成果和创业项目展示推介等,营造创业氛围;制定候鸟回归计划和春风行动、农创客行动,为农民创业者提供各类服务。这些变化来之不易,这些其成效值得肯定,目前我们要做的是很好地总结各地的经验,积极宣传推广。三、推动农民创业创新任重道远不过,在上述可喜局面出现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清醒地看到,当前农
展开>>
下载声明:
1、本文档共7页,其中可免费阅读7页,下载后可查看全部内容。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内容质量和数量令您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仔细辨别内容交易风险。 如存在严重文不对题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8182295159(无值守,支持微信) (电话支持时间:10:00-19:00)。
展开>>